旧楼加装电梯现在可以标准化定制了
日前,在上海崇明区长征镇长乐一村18号,一个新的电梯加装工程即将启动。20余位检测人员手持钢筋测量仪等专业设备,聚精会神地测量房屋数据。两周后,一份房屋的“体检报告”就交到楼组长手中。
“以前,针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,没有专门的检测。如今有了房屋的‘体检报告’,就能对症下药。”相关负责人表示。报告覆盖房屋各方面数据,将让加装电梯变得更标准化。
装电梯 先“体检”
加装电梯的设计图纸已经完成,审批时却因加装电梯触碰“道路红线”被退回;居民意见好不容易达成一致,却发现楼宇结构不稳,不具备加装电梯的条件等现象时有发生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前,对房屋的“体检”是不能省略的关键一步。
房屋结构不能有明显倾斜和严重结构损伤,楼层位置必须较为合理,电梯不会占用消防通道的空间。
由于安装电梯必须在底部打桩,地下管线的也应排列合理,防止占用空间。
耗时约两周的房屋“体检”完成后,会开具一份“体检报告”,报告中涵盖房屋建筑、结构概况、材料强度、损伤和变形情况等多方面指标。经技术团队检测发现,约有30%的老旧小区不适合加装电梯。
加装电梯将有“模板”
老旧小区加装电梯,可谓千楼千面。要因地制宜,各不相同。以往都是以单元为设计目标,而不是整个小区,但单独设计的成本较高,不适合批量推广。
未来,根据不同房屋类型,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将有不同“模板”。目前,加装电梯模式包括在外立面附近安装、在楼梯井附近安装、在室内房间附近安装等。在“体检报告”助力下,加装电梯可能实现标准化。根据报告中的数据,在原有“模板”基础上,还能制定不同“个性化菜单”供居民选择,包括电梯入户形式、电梯品牌及外立面颜色等,根据房屋外貌形成风格统一。
批量化加装电梯将成趋势
资金掣肘电梯安装。上海印发的《关于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政府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》中规定,政府将按加装电梯施工金额40%进行补贴,最高不超过24万元/台。
目前,单独为部分楼宇加装电梯的成本较高,一旦实现批量化生产,例如每个小区加装3至5台电梯,每台电梯的人工成本可以降低5%-10%。
协调居民意见困扰多。随着“示范案例”数量增多,许多居民也打消了原有的疑虑。家住虹口区嘉苑公寓的居民表示,自己家住底层,本来担心安装电梯后会有噪音,但看到其他小区先后建起电梯,并未影响正常生活,就欣然同意安装电梯。